“反人类”的单踏板终于有人管了!

  新闻资讯     |      2025-07-16 22:46

  就在上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从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车辆在默认状态下不允许通过松开油门踏板实现减速至完全停车,驾驶员必须通过制动踏板完成最终刹停动作。

  也就是说,以后单纯松开加速踏板不能进行制动,只能有减速效果,如果想实现车辆刹停,那就必须老老实实的踩下刹车踏板。

“反人类”的单踏板终于有人管了!(图1)

  其实,“单踏板”还真不是一个简单的驾驶模式,而是一个弄错了会“要命”的大隐患。

“反人类”的单踏板终于有人管了!(图2)

  所谓“单踏板”模式,不是指汽车只有一个踏板,而是具有刹车和油门(电门)两个踏板。

  只不过,在单踏板模式下,踩油门是加速;微微松开油门是减速;彻底松开油门是急减速至停车;踩刹车也是减速、停车。

  从原理上来说,单踏板模式也就是动能回收技术,当我们松开加速踏板后,车轮会带动电机转动而实现动能回收,此时车轮受到的阻力远大于车轮自由滑行的阻力,从而实现了“制动”的效果。

  我们可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网以理解为,单踏板模式就是驾驶者可以通过加速踏板既控制车辆的加速,同时又能控制车辆的减速。

“反人类”的单踏板终于有人管了!(图3)

  其实,这就类似于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关系,虽然辅助驾驶也有“主动”性,但和完全“自主”的自动驾驶还是存在很大差距。

  所以,制动的开发离不开制动踏板感的开发,踏板力与减速度关系曲线、踏板行程与减速度关系曲线,这个不是一个能量回收系统可以取代的。

“反人类”的单踏板终于有人管了!(图4)

  比如,单踏板模式将刹车和加速操作集成在一起,驾驶员很难精准地控制刹车力度,解决办法就是用正常的制动踏板。

  而且,不管是驾校学习,还是日常开车,大家一般的习惯就是踩着油门行驶。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下意识的反应往往是立刻松开油门,把脚移到刹车上。

  如果制动踏板不做,一个油门既加速又减速,这很难让司机快速做出正确反应,很多单踏板引发的车祸,很多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反人类”的单踏板终于有人管了!(图5)

  当然,单踏板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一般来说,传统车辆在加减速频繁的城市工况下,制动消耗的能量占驱动所用能量的比例可达 50% 。

  而电动化时代,续航成为用户焦虑的首要因素。在电池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很多车企开始想办法最大限度的开发车辆的续航。

  通过再生制动系统将这部分能量回收再利用,恰好可以显著延长汽车续驶里程,这也是这些年单踏板模式虽然槽点很多,但依旧被诸多车企奉为增加汽车续驶里程、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的“妙招”之一。

  比如 2013 年的第一代宝马 i3 就做了个单踏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可以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利用动能回收制动减速至车辆停车,而在松开加速踏板过程中,车辆同时亮起刹车灯。

  而之后的日产聆风、雪佛兰 Bolt 等车型又对单踏板模式进行了改良,增加了车辆单踏板模式下在上下坡工况的驻车能力,以及能量回收力度的可调节等。

“反人类”的单踏板终于有人管了!(图6)

  单踏板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做到让车子在下坡的时候利用坡度充电,除了增加续航之外,也会更加环保。

  同时,这种模式下,减少了制动的触发次数和力度,减轻了液压制动负担,机械刹车片的使用变少了,保养成本自然也会降低。

  从初衷上来说,在电池能量密度、电机效率、三电等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加上一个单踏板模式来提升续航,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只不过,当提升续航的代价是让用户改变“肌肉记忆”,这就不仅仅是驾驶习惯改变的问题了,其背后的风险也值得我们深思。

  正如上文我们提到的那样,单踏板模式有个非常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它改变了百年驾驶习惯形成的肌肉记忆,在紧急情况下可能增加误操作风险,尤其对混合驾驶习惯的用户。

  说的直白一点,单踏板看起来增加了续航,对有些驾驶员来说也会更加便捷,但从安全的角度上来说,多一个切换步骤,可能就会多一层生命守护。毕竟,谁都不能保证自己在紧急情况下,理智能搏得过“肌肉记忆”。

  特斯拉单踏板模式出现的事故可能很多人都听过,每每提及“特斯拉失控”的新闻,总有人要把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拿出来批判一下。

  也正是因为有较大的安全风险,2023 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后,特斯拉召回了 2019-2023 年间销售的大量车型,原因就包括了“未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策略,可能增加误踩加速踏板风险”。

“反人类”的单踏板终于有人管了!(图7)

  而另一个问题是,这是否就意味着,“单踏板模式”就是造成所有问题的根源呢?

  其实也未必,严格点来说,“单踏板模式”不是发生事故的“原罪”,关键还要看车企怎么宣传,用户怎么使用。

  我们日常看到的车企功能宣传中,大家往往只会介绍这个模式有多么便捷,很少有车企明确它的驾驶逻辑和风险。

  而用户往往为了省事,也愿意去尝试这样的模式,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紧急情况下,自己是否有避险预案,比如及时踩下真正的制动踏板。

  其实,在车辆上单独造了刹车踏板与加速踏板,就是为了保证紧急情况下驾驶员的操作正确性,如果因为有了单踏板模式,大家就对此视而不见,那么国家对此有所限制,也理所当然。

  不过,目前来看,国家也并非在这件事上“一刀切”。在新的规定里,在默认状态下,单靠松开加速踏板,汽车不能刹停。但习惯了单踏板的车主,依然可以通过手动设置特定的工作状态,实现松开加速踏板就刹停的效果。

“反人类”的单踏板终于有人管了!(图8)

  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能真正取消“单踏板模式”,让刹车动作与刹车踏板对应的同时,兼顾到续航提升的需求。

  好在,目前也已经有车企在尝试串联式再生制动系统(CRBS)这一新的技术,其可以通过车辆的制动分配系统来协调电力再生制动系统和传统液压制动的工作,做到踩刹车也能电力再生。

“反人类”的单踏板终于有人管了!(图9)

  另一方面,对于潜意识里就习惯了刹车是刹车,加速是加速的用户来说,这种模式显然是在和自身的肌肉记忆进行对抗,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很容易造成误操作风险。

  所以,根本的问题不是单踏板模式,而是车企如何引导用户正确认知这种模式,用户又如何去使用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iPhone 17 系列预计 9 月 9 日发布,17 Pro 机型有 5 种配色

  一家专注科技互联网领域,每日分享科技、数码、汽车、商业、TMT、AI 的新媒体。

  黄仁勋:轻视华为和中国制造的人非常天线亿美元买个安心:苹果押注美国本土稀土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